最新資訊

標籤Tag

人身安全 (1) 中國 (8) 互聯網 (10) 巴西 (1) 日本 (1) 生理 (3) 投訴 (1) 災難 (5) 身心健康 (21) 房地產 (1) 法庭 (1) 知識 (15) 度量衡 (1) 思想 (16) 科學 (1) 英國 (3) 食物 (2) 香港 (2) 娛樂 (1) 秘訣 (12) 能源 (1) 馬來西亞 (19) 教育 (6) 教育部 (1) 媒體 (3) 提醒 (28) 硬體 (1) 評析 (4) 詞解 (4) 電商 (6) 電腦 (6) 語言 (3) 德國 (1) 趣味 (12) 澳洲 (1) 藝人 (1) 關係 (2) 體育 (1)

2010年4月12日 星期一

古代年齡的代稱

古代年齡的代稱

瀏覽古代的詩詞文賦時,都經常會遇到年齡的代稱,現將較為常見的介紹如下。

○襁褓之年:幼年。襁褓ㄑㄧㄤˇ ㄅㄠˇ,背負幼兒的布條和小被。

○百晬:小兒出生滿一百天所舉行的宴會。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五.育 子:「生子百日,置會,謂之『百晬』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 列盤琖ㄓㄢˇ於地,盛果木、飯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卷針線應用 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謂之『試晬』。此小兒之盛禮也。」

○周晬:一歲。小兒周歲時所舉行的宴會。小孩出生後滿一周歲稱為「晬」ㄗㄨ

ㄟˋ。

週歲:嬰兒出生滿一年。=周歲。

○晬日:生子周歲稱為「晬日」。

○度晬:閩南方言。即小孩出生滿一週歲之意。

○抓週:舊俗於小孩滿週歲時,長輩將書本、算盤、筆墨等各種物品擺在孩子面 前,讓他隨意抓取,由此來推測他未來的志向。亦稱為「試周」、「試

晬」、「試兒」。

○嫛婗:ㄧ ㄋㄧˊ,嬰兒、幼小時。

○黃口:本意是雛鳥的嘴;指代嬰兒。一說:十歲以下。

○孩提:指初知發笑,尚在繈褓中,一至三歲的孩童(一說:兩至三歲)。需人 提攜、懷抱的幼兒。《孟子•盡心上》:「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

另說:指國小或幼稚園的學童。

○總丱:指童年。丱,ㄍㄨㄢˋ,小孩束髮成兩角的樣子。北齊.顏之推.顏氏 家訓.勉學:「梁朝皇孫以下,總丱之年,必先入學,觀其志尚。」

○沖齡:幼年。多指天子而言。

小年:幼年。

童年:幼年時期。
幼年:年歲幼少的時候。

齠齔:ㄊㄧㄠˊㄔㄣˋ,兒童乳齒脫落,更換新齒的年紀。兒童換牙的年齡,指幼年、童年。=齠年、髫齡、髫年。

齠年稚齒:孩童時期。

○始齔之年:年幼的人。七、八歲。齔,ㄔㄣˋ,自乳齒脫換為成人的牙齒。說 文解字:「齔,毀齒也。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齔;女七月生齒,七 歲而齔。」女孩七歲稱髫年,男孩八歲稱齠年或髫年。根據生理狀 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

○觿年:指童年。語本詩經.衛風.芃蘭(植物名。蘿藦科蘿藦屬。多年生草本。 蔓生,葉心形,對生,莖、葉含白色汁液,可食。果實大,種子生白絮, 隨風飛散。又做「芄ㄨㄢˊ蘭」芃,ㄆㄥˊ,草木茂盛。):「芃蘭之支, 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觿,ㄒㄧ,用獸骨製成的錐子。可解

開繩結,亦可作為佩飾。

○黃童:孩童。因幼童毛髮未黑,故稱為「黃童」。

○白叟黃童:指老老少少。白叟,老人。黃童,小孩。

○垂髻之年:指兒童。古代小孩頭髮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垂髮:比喻兒童或童年。=垂髫。

○垂髫:七、八歲以下的幼童,古時兒童不束髮;頭髮下垂。髫,ㄊㄧㄠˊ,兒 童垂下的頭髮。因此稱童子或童年為垂髫。陶淵明《桃花源記》:「黃

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垂髮、總髮。

○總角:比喻童年。舊時未成年男女,編紮頭髮,形如兩角,稱為「總角」。故 用以指未成年的男女。七八歲。古代兒童將頭髮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 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詩經˙氓》:「總角

之宴,言笑晏晏。」

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髮結之,即兒童的髮髻向上分開的樣子,

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就傅之年:意指八歲或十歲。

○旬年:意指十歲。對人的壽命而言,每十年叫一旬。而「年」是年紀之意,故「旬年」意指十歲。

○幼學:滿十歲。《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

○束髮: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髮為髻,因以「束髮」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及笄:笄,ㄐㄧ,簪子,插住挽起的頭髮之用。《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意為女子長成十五歲時,應結髮用笄插之,故舊時稱女子十五歲為「及笄」。又《禮記.士昏禮》:「女子許嫁,笄而醴之。」所以又以「及笄」謂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齡。

○弱冠:《禮記.曲禮》:「二十曰弱,冠。」弱,年少。是說古代時,男子到了二十歲要行冠禮了。冠禮是古代男子成年(二十歲)時加冠的禮節,儀式隆重,須選定吉日,邀請賓客,故以「弱冠」指二十歲左右的青年男子。

○而立之年:語出《論語.為政》:「三十而立。」是說男子到了三十歲該成家立業了,因稱男子三十歲為「而立之年」。

○不惑之年:意思是說,遇事能明辨是非而不為迷惑,《論語.為政》:「四十而不惑。」後用作四十歲的代稱。

○知命之年:這裡的「命」指天命,天能致命於人、決定人類命運。《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意為人到五十歲方才懂得了天命,後人因以「知命之年」作為五十歲的代詞。

○花甲之年:古代用干支法紀年,天干地支的名號錯綜參互,故稱花甲。干支的配合,其變有六十,從甲子起到癸亥至,一周為六十變,又名六十甲子,由此稱六十歲為「花甲之年」。

○耳順之年:也是指六十歲,《論語.為政》:「六十而耳順。」意為耳聞其言,能知其微旨。」後以「耳順之年」作六十歲的代稱。

○古稀之年:七十歲的代稱,源出唐朝大詩人杜甫的《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耄耋之年:《禮記.曲禮》:「八十、九十曰耄。」又「耋,老也,八十曰耋。」,泛指八九十歲的老年人。

○期頤之年:《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鄭玄注:「頤,養也。」是說人生以百年為期,百歲者飲食、起居、動作無所不待於養,後因稱百歲為「期頤」。「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花甲之年」、「耳順之年」、「古稀之年」、「耄耋之年」、「期頤之年」,也都可以前兩個字代稱相應的年歲,如「年已而立」、「已過花甲」。

古代年齡的代稱(2)

○舞勺之年:十三歲至十五歲通稱;
○舞象之年:十五歲至廿歲通稱。
○破瓜之年:舊時文人拆「瓜」字為二八紀年,謂十六歲,多用於女子;

也稱「碧玉年華」。桃李年華:廿歲女子

○花信年華:廿四歲女子

○待字之年:待嫁女子

○標梅之年:出嫁女子
○結髮:初成年。《漢書‧施仇傳》:「結髮事師數十年,賀不能及」。

後稱元配為結髮。曹植詩《種葛篇》:「與君初婚時,結髮恩義深」。

○ 知命:本意指認識天命。《論語‧為政》「五十而知天命」。後因以知命為五十歲之代稱,又稱知天命.半百.知非之年。

○ 花甲: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相配來紀年,天干地支順次組合為六十個

紀序年號,故稱六十甲子,也稱花甲子或花甲。每六十年一個迴圈;也稱為平頭.甲子.耳順之年,六十以上又稱為「耋年」。

○ 古稀:七十歲的代稱。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二:「朝回日日典春

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杖朝:八十歲之年;

○鮐(ㄊㄞˊ)背:九十歲之年。

○耄耋:《禮‧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六十以上曰耋。人們根據這解釋,把耄耋兩字連用代稱八、九十歲,後來用「耄耋(MAO DIE)」泛指年壽高。

○期頤:稱百歲之人。《禮記‧曲禮》:「百年曰期頤。」元人陳浩解釋說:「人壽以百年為期,故曰期;飲食起居動人無不待於養,故曰頤。」

○白首:通稱老年人,又稱皓首;

○黃發:通稱長壽老人;

○下壽:古人以六十為下壽;
○中壽:七十為中壽;
○上壽:九十為上壽。

壯室之年:三十歲

春秋鼎盛:四十歲

強仕之年:四十歲→禮記:四十曰強,而仕

杖家之年:五十歲→禮記:五十杖於家

艾服之年:五十歲→禮記:五十曰艾,服官政

大衍之年:五十歲→易:大衍之數為五十

艾老之年:五十歲

半百之年:五十歲

耆年:六十歲

平頭甲子:六十歲

杖鄉之年:六十歲→周制允許六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柺杖在『鄉中』行走

從心之年:七十歲

杖國之年:七十歲→周制允許七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柺杖在『國都』內行走

致事之年:七十歲

懸車之年:七十歲:漢代薛廣德因年老辭官還鄉,皇帝賜他安車駟馬。至家鄉沛郡,太守至郡界迎接,一郡以為榮耀。他將賜予的安車懸掛起來傳給子孫後代,作為紀念

刻鳩進杖:七十或八十歲

喜壽:七十七歲 →草書喜字看似七十七

杖朝之年:八十歲→周制允許八十歲以上老人撐著柺杖入朝

米壽:八十八歲 →米字看似八十八

耄耋(ㄇㄠˋ ㄉㄧㄝˊ)之年:八、九十歲

齯(ㄋㄧˊ)齒:九十歲

黃髮:九十歲

鮐背:九十歲

凍梨:九十歲

白壽:九十九歲 →百字少一橫為白字

茶壽:一百零八歲 茶字上面為廿,下面八十八,二者相加所得

花甲重開:一百二十歲

古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上壽指九十歲以上;中壽指八十歲以上;下壽指七十歲以上(也有指六十歲以上)

※三十歲以後的年齡代稱,主要是形容男性



轉自:http://www.yfsh.ylc.edu.tw/yf_school/edu_files/%E5%9C%8B%E6%96%87%E7%A7%91/%E5%9C%8B%E6%96%87%E7%A7%91_96-2-1-6_%E5%9C%8B%E6%96%87%E6%95%99%E5%AD%B8%E8%A3%9C%E5%85%85%E8%B3%87%E6%96%99.doc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