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資訊

標籤Tag

人身安全 (1) 中國 (8) 互聯網 (10) 巴西 (1) 日本 (1) 生理 (3) 投訴 (1) 災難 (5) 身心健康 (21) 房地產 (1) 法庭 (1) 知識 (15) 度量衡 (1) 思想 (16) 科學 (1) 英國 (3) 食物 (2) 香港 (2) 娛樂 (1) 秘訣 (12) 能源 (1) 馬來西亞 (19) 教育 (6) 教育部 (1) 媒體 (3) 提醒 (28) 硬體 (1) 評析 (4) 詞解 (4) 電商 (6) 電腦 (6) 語言 (3) 德國 (1) 趣味 (12) 澳洲 (1) 藝人 (1) 關係 (2) 體育 (1)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蘋果創辦人Steve Jobs的偉大講稿

轉載自:http://stanley5.blogspot.com/2007/01/steve-jobs-stanford-commencement.html


這段影片,是Steve在2005年向史丹福大學畢業生發表的演講辭。是Steve罕有地談及自己生平的演講。Steve的成功故事,最好作為青年人學習的榜樣。亦可以作為美國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能夠造就個人神話的明證。

不妨跟你講,筆者已將這段演說的聲音檔抄入MP3機,有空時播來細聽,回味Steve的成長故事,緊記Steve的教誨。結語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更成為我的人生座右銘。

同樣有夢想的你,歡迎你細看:


YouTube版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

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 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 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 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她拒絕在認養文 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 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 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當時這個決定 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 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 鎮去印度教的Hare Krishna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Hare Krishna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書寫教育。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 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我學了serif與sanserif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書寫的美好、歷 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過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東西的電腦。

如 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重字體跟等比例間距字體了。又因為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 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書寫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字來了。當然,當我還在大學裡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 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你才會 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生命也好,或者業力。這種作法從 來沒讓我失望,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 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Steve Wozniak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拼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 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解僱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解僱了?(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 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HP的David Packard跟創辦Intel的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 電腦中經歷的那些事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

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 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Pixar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 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 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口,可是我想蘋果電腦 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不要喪失信心。我確信我愛我所做的事情,這就是這些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偉大的工作,而唯一做偉大工作的方法是愛你所做的事(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只會隨著時間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 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聽眾笑)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 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 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 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描,在胰臟清楚出現一個腫瘤,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 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 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盡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從喉嚨伸入一個內視鏡,穿過 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 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著上天堂。(聽眾笑)

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 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活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結果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 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神奇的雜誌叫做《Whole Earth Catalog》,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一位住在離這不遠的Menlo Park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有詩意。那是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雜誌內容 有點像印在紙上的平面Google,在Google出現之前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理想主義,充滿新奇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1970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非常謝謝大家。 (聽眾起立鼓掌二分鐘)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追問“人肉搜索”行銷

文/陳 墨

你是否還記得“雅閣女”頤指氣使的叫囂,“iPhone Girl”青春甜美的微笑,加多寶在賑災晚會上的億元捐款?這些事件都曾經佔據過我們的眼球,那麼,你看得出這些看似互不相關的事情背後的共同點嗎?

是的,它們都曾經被廣大線民熱心地“人肉搜索”過,也都曾在事後被證明其實是一場網路行銷的炒作。那麼,“人肉搜索”是如何運作的,究竟何為“人肉搜索引擎”,它能給網路行銷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下面就讓我們來深度探究一下“人肉搜索”背後的秘密。

什麼是“人肉搜索”

曾經有人用這樣一段話來形容“人肉搜索”:“如果你愛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你很快就會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去,因為那裏是地獄。”

這段話很恰當地形容了“人肉搜索”在網友們心目中的地位。那麼,“人肉搜索”究竟是什麼?它和Google、百度等代表的傳統網路搜索引擎又有什麼區別呢?

顧名思義,“人肉搜索”就是利用現代資訊科技,廣聚五湖四海的網友力量,用人工解答而非搜索引擎通過機器自動計算法獲得結果,是最大化地利用人工參與來提純搜索引擎提供資訊的一種機制。

根據大家十分熟悉的網路概念或者一些網友爛熟于胸的“六度分割”理論,任何兩個陌生人之間,僅僅通過六次傳遞就可以拉上關係。就是如此,從一個人感興趣,到一群人感興趣,大家各顯其能,各自發動自己的資訊網路與社會關係,通過各種管道獲得被搜索物件的零散消息。然後,網友們將這些各自得來的零散消息匯總在一起,便形成了“人肉”物件的完整資料體系。

相比於Google、百度等傳統的網路搜索引擎,“人肉搜索引擎”更多地依賴於人與人之間的資訊傳遞,而非簡單機械的網頁查詢。人肉搜索增強了互動功能,讓大家能夠參與其中,變傳統的網路資訊搜索為人找人、人問人、人碰人、人擠人、人挨人的關聯式網路社區互動活動,變過去的點對點式單向搜索為現在的點對群、群對點、群對群式的開放式搜索,變枯燥乏味的查詢過程為“一人提問,八方回應,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呼喚驚醒萬顆真心”的人性化搜索體驗。

正因為“人肉搜索”具有這種特性,廣大網友把它當成了比百度更加可靠的資訊來源。有人調侃道,這才叫真正的“科技以人為本”。

“iPhone Girl”背後的商機

目前,“人肉搜索”已經屢見不鮮,眾多商家看到了其中隱現的商機,並開始加以利用。這其中,百度推出的“百度知道”,新浪推出的“新浪愛問”,雅虎推出的“雅虎知識堂”,都是利用“人肉搜索引擎”的形式建立起來的。那麼,除了“人肉搜索引擎”之外,“人肉搜索”又能帶來怎樣的經濟效益呢?

2008年,一位ID為markm49uk的網友發帖稱,自己是英國人,在當地買了一部全新的3G版iPhone手機後,發現手機記憶體有一位元生產線上工作的“可愛小妹”的幾張微笑照片。他將照片發到了一個蘋果愛好者論壇

macrumors.com上,這個帖子引起了國外網友的熱烈討論,有人認為這是生產線上的工人出於好奇拍攝的照片,但忘記刪除了。

消息傳到國內,在大部分網站論壇都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一些論壇甚至有網友發帖,號召對這個女孩進行“人肉搜索”。截至2008年9月3日,
Google搜索引擎已有182萬項符合“iPhone Girl”的查詢結果,百度的相關網頁則有約90萬篇。

伴隨著“最美iPhone Girl”的流行,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產品銷售量有了明顯提高。同時,人肉搜索也使得為3G版iPhone手機提供代工生產的富士康公司的曝光率陡然上升,不斷有關於號稱揭秘富士康員工生活的帖子出現,有效地遏制了之前關於富士康公司為“血汗工廠”言論的進一步流傳。



隨著該事件被關注度的提高,有人揭發這不過就是利用人肉搜索展開的一場網路行銷事件。“iPhone Girl”的始作俑者並非英國網友,而是美國人,他也並非是普通發燒友,而是帖子首發論壇的站長。一個流水線美麗女工的燦爛微笑,令蘋果與富士康收益頗多,就在這一場對伊人身份的追蹤之中,精明的商家得到了它們最想要的東西。

如何操作“人肉搜索”行銷

“iPhone Girl”的成功究竟是一場“事件炒作”的勝利,還是“人肉搜索”模式操作的勝利,這在業內一直存有爭議。更多的人認為,這是一次利用“人肉搜索”進行的網路行銷事件。

那麼,一向側重於製造事件,引發病毒式傳播的網路行銷,如何才能與“人肉搜索”結合起來呢?這看似玄妙,實際操作起來卻並不算很難。

首先,策劃者會選擇一個引人注意的點,引發大家的注意。這個點的選取是否恰當是炒作能否成功的關鍵。“人肉搜索”的根本立足點在於人,網路關係說到底其實就是線民之間的關係,只有大家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才願意不辭辛苦地對其展開搜索。

在這個“人”的選擇上一定要極端,或者極美,或者極醜,還要具有強烈矛盾性。一個拍廣告的美女並不稀奇,一個自卑的醜女也並不足怪,而一個當清潔工的美女或者是一個極度自戀的醜女的巨大反差性就很能吸引人的眼球,讓人們禁不住產生想要進一步知道她背景的衝動。

另一方面就是話題性,熱點話題的產生往往促使大家產生了“人肉搜索”的衝動,而這種發動群眾的群體性活動會讓這一熱點話題進一步升級,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話題。所以,這個“人”的選擇也要切合行銷者需要宣傳的主體,譬如,“iPhone Girl”搭乘的是iPhone產品的熱銷,“封殺王老吉”搭乘的是一億賑災捐款。

其次,選對了 “人”之後,接下來就要進行輿論預熱。在“iPhone Girl”事件中,當一個人在網上率先提出這個話題之後,如果沒有人及時跟進,那麼這個話題很快就會被湮沒在汪洋大海一樣的網路世界中。這就需要網路推手迅速介入,不斷地通過各種管道對該話題進行渲染,營造出“這已經成為熱門話題”的氛圍。線民都具有從眾心理,如果一件事情別人知道而他自己卻不知道,那他就會刻意地去關心留意,而不讓別人覺得自己“OUT”、“老土”、“是從火星來的”。正是因為這種心理的存在,話題才會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成為一個熱點。

最後,在前期的輿論預熱充足的情況下,“人肉搜索引擎”這一工具就該迅速登場了。在現在的網路行銷中,不能期待線民們自發地進行“人肉搜索”,而應該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自己率先爆出若干資訊發動“人肉搜索引擎”。推手們往往會披上馬甲,通過各種管道拋出被搜物件的各種資訊。他們可以利用博客獨家爆料來吸引網友們的眼球,可以利用論壇進行傳播以引發討論和矚目,可以利用百度知道、新浪愛問等平臺人為地放出真實性有待商榷的各種資料……

在這樣全方位地利用各種平臺進行的引導之下,幾個人引發的小規模話題很快就會被製造成千萬人共同關注的大熱門。在這種循序漸進的誘導之下,大家開始主動地參與到這場網路狂歡之中,製造“人肉搜索”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在“人肉搜索”的全部流程中,話題和資訊始終是和操作者想要宣傳的主體綁定在一起的。例如,在“雅閣女”事件中,女主角一直把自己的視頻放在“青娛樂”網站上播放,每一個想對“雅閣女”展開“人肉搜索”的線民都繞不過這個網站。在“雅閣女”成為社會關注話題的同時,“青娛樂”網站的點擊量和曝光率也迅速激增,這才是這一事件背後的真實目的。做到了這一步,這場聲勢浩大的網路炒作也就宣告成功了。

慎用“人肉搜索”

那麼,“人肉搜索”是否可以廣泛地應用於企業的行銷中,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呢?筆者認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人肉搜索”行銷的風險



讓我們來看看曾經的“封殺王老吉”事件:在央視的賑災晚會上,加多寶集團豪捐一億元善款,引發了網友們的高度關注。在“人肉搜索”之下大家得知加多寶集團的產品就是罐裝涼茶王老吉,此時,有人發出了“王老吉出一罐就買一罐,徹底‘封殺’王老吉”的號召,王老吉的銷量激增。而不久之後就有人爆料,是著名的網路推手“立二拆三”策劃了整個事件。
看到了這樣的爆料,一定會有不少曾經參與到事件中的普通網友心裏不是滋味,瞬間有一種被愚弄的感覺。實際上,目前有許多看似是網友自發開展的人肉搜索事件,都有網路推手在幕後操控。看似短時期內大家分頭查出了不少事件主角的資料,其實是推手們披上不同的馬甲將預先準備好的消息逐步地發表到網上,給人以“人肉搜索”的假像。這樣發佈出去的資訊很少有真實的,完全是利用網友的熱情來為自己的炒作服務。

這樣的手法,看上去是在短時期內達到了成效,多快好省地完成了行銷任務。但他們低估了網友們的智商,以為人人都會被牽著鼻子走,而網友“人海戰術” 的力量是無窮的,虛假的事實一定會被明眼人拆穿。一旦炒作的內幕被網友們揭發出來,採用此行銷方式的品牌一定會遭受重大打擊。誰都不想被別人當成傻子,當網友發現自己被愚弄之後,必然會本能地抵制該品牌。

“人肉搜索”行銷的原則

筆者認為,在網路行銷中利用“人肉搜索”這一形式是可以的,但應當遵循誠信原則,保證你所發佈的資訊都是真實可信的。否則一旦被人發覺你所傳播的資訊是虛假的話,你的信譽度就沒有了,更談不上長期的發展。
另外,如果在行銷過程中應用了人肉搜索的手段,就必須保證不要洩露出自己的真實目的,不要讓其他人一眼就看出來其中的操作性。過早地把動機暴露在外,只會讓網友對你所宣傳的品牌產生厭惡感。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網路的影響力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從長遠來看,網路行銷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公關行銷模式,在未來的5~10年之內,網路行銷必然會成為最有行銷力的手段之一。但是,中國互聯網市場的極度不規範,網路世界的相對混亂,掣肘了網路行銷的健康、有序發展。除了網友素質的良莠不齊和有關部門的監管遲遲不到位之外,網路推手的急功近利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歸根結底,“人肉搜索”的行銷手段還需慎用。在網路行銷的過程中,更應當注意的是如何避免因被“人肉搜索”而暴露自己的目的。網路世界具有很強的不可操控性,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在啟動“人肉搜索引擎”的時候,誰都不知道之後會造成怎樣的影響。因此,如何使資訊不被透露才是企業與網路行銷策劃者們需要重點關注的課題。

(作者系北京陳墨網路行銷顧問有限公司CEO)
轉載自:http://mag.chinayes.com/MagazineBase/M41/1690/20090107183524250_2.shtml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潘文樂旨"之意

“潘文樂旨”來比喻好文章的文辭與意旨。其實這則成語故事也告訴我們,不同的人所擅長的領域不同,如果能相互形成最佳配合,相信會無事不成的。

出自《晉書‧樂廣傳》。說的是西晉年間,有一位名士叫樂廣,他善於談論,卻不擅長寫作。他想辭去河南尹的官職,卻不知該如何把辭呈寫得合情合理,讓皇上讀了後能批准他的請辭。

與他同時代有位叫潘嶽的甚有文彩,梁代鐘嶸的《詩品》將他的作品列為上品,並有“陸才如海,潘才如江”的贊語。於是樂廣就請潘嶽為他代書。潘嶽說:“我得知道你的想法,方能動筆。” 樂廣就向潘嶽講了二百句,表述了自己的志願。潘嶽極盡能事,成就了這篇辭職書。潘岳也因此而成“名筆”。


轉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3/10/6/c14992.htm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什么是镜像文件?

镜像文件其实就是一个独立的文件,和其他文件不同,它是由多个文件通过刻录软件或者镜像文件制作工具制作而成的。
镜像文件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最常见的应用就是数据备份(如软盘和光盘)。随着宽带网的普及,有些下载网站也有了ISO格式的文件下载,方便了软件光盘的制作与传递。常见的镜像文件格式有ISO、BIN、IMG、TAO、DAO、CIF、FCD

镜像文件快速上手:

WinISO是一款功能强大的镜像文件处理工具,它可以从CD-ROM中创建ISO镜像文件,或将其他格式的镜像文件转换为标准的ISO格式,还可以轻松实现镜像文件的添加、删除、重命名、提取文件等操作。


--------------------------------------------------------------------------------

下面就先来看看如何把一张游戏光盘转换为ISO镜像文件。

  1.启动WinISO之后将游戏光盘放入光驱中,接着运行“Action→Make ISO from CDROM”命令。此时程序会弹出图1所示的窗口,在其中的“Output file”对话框中确定游戏存放的路径和文件名,同时要在下部选中“ASPI”来制作ISO文件。



2.点击“Make”按键之后WinISO就开始读取光盘中的数据资料,并把它们转换为ISO格式的文件,这时可以看见图2所示的进度状态窗口。

  3.制作完成之后切换到刚才确认的文件存放路径,就可以发现制作好了一个ISO文件了。而且此时ISO文件已经与WinISO建立了默认的关联,双击之后可以打开查看ISO文件的内容。



4.要是想把自己辛苦下载的语言补丁和进度存放在其中的话,还可以在WinISO中进入相应的文件夹,然后点击“Add”按键,并在弹出的窗口中选取补丁文件和游戏进度文件即可。这样制作出来的ISO应该说是为你量身定制的吧。

  WinISO还能够把ISO镜像文件中的某些文件直接提取出来,这时只要双击某个ISO文件,WinISO会自动接手打开它,然后找到需要的文件并右击鼠标,然后在弹出的选单里选择“Extract”命令就能将它提取出来了(见图3)。此外,还可以直接对ISO镜像里的文件进行更名、删除和调用外挂杀毒软件查杀病毒。



其实WinISO的功用远远不止这些,它可以从具备引导光盘能力的ISO文件中提取启动文件来帮助那些拥有刻录机的朋友来制作一张开机光盘;支持目录和文件转换为ISO格式文件;还可以实现BIN和ISO镜像文件的转换,而且它的批量更换功能也让整个转换工作变得更为轻松。此外,让人赞叹不已的是,WinISO还可以将硬盘中现有的各种程序、文件制作成为一个ISO文件,至于这个制作过程就更为简便了:先点击工具栏中的“Add”按键添加一些文件,也可以直接从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拖拽文件夹到编辑区域中,等所有的文件全部添加完毕后,只要按下“Save”按键就能够将这些文件制作为一个ISO镜像文件了。

好了,有了这款ISO制作利器在手,想必喜欢游戏的你再也不会因为Daemon的无米之炊而头痛了,那就赶快用它来把游戏制作为ISO镜像文件吧!


文轉自:http://www.rqr365.com/read.php?tid-823.html

LinkWithin

Related Posts with Thumbnails